欢迎进入贵州省化工研究院官方网站!
您当前所在位置: 首页 >> 工程咨询技术服务 >> 业绩展示
工程咨询技术服务

联系我们contact us

投稿地址:1444638163@qq.com

业绩展示
贵州美锦六枝煤焦氢综合利用项目
2024-08-05831 返回列表

贵州美锦六枝煤焦氢综合利用项目

三合一环境影响报告书

1. 项目由来

《焦化行业十四五发展规划纲要》指出:十四五期间焦化行业发展的基本原则和方向为建立与相关产业相互融合的新业态,利用现有装备和产能,发挥焦炉的干馏分质功能和能源转换效率高的优势,开拓焦炭、焦炉煤气、煤焦油深加工产品应用的新领域,实现与现代煤化工、冶金、化肥、石化、建材等行业的深度产业融合。

为充分利用煤炭资源,迎合市场经济发展势头,山西美锦能源股份有限公司以100%控股的方式,于202274日依法成立“贵州美锦华宇新能源有限公司”,拟在六枝特区新窑镇新河村六盘水路喜循环经济产业园区建设贵州美锦六枝煤焦氢综合利用示范项目,项目分两期建设。一期建设规模为180t/a焦炭、10t/aLNG15t/a液氨,于2021412日取得六枝特区发展和改革局备案证明(项目编码:2104-520203-04-01-615223),并于202355日获得贵州省生态环境厅批复文件(黔环审[2023]42号)。20221228日,贵州美锦华宇新能源有限公司取得了六枝特区发展和改革局备案证明(项目编码:2104-520203-04-01-615223),该次备案证明建设规模包括一期及二期新增建设内容,即两期全厂建设规模:380t/a焦炭、20t/aLNG31t/a液氨。本次环评对二期扩建后全厂项目进行评价

遵照《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影响评价法》、《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条例》(国务院令682号)和有关的法律法规,项目建设前应进行环境影响评价,以促使经济建设与环境保护的协调发展。贵州美锦华宇新能源有限公司20232月,委托我院承担贵州美锦六枝煤焦氢综合利用示范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的编制工作。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规定的环境影响评价工作程序,我院在现场踏勘、调研、资料收集整理、分析的基础上,编制了《贵州美锦六枝煤焦氢综合利用项目三合一环境影响报告书》,现报请生态环境主管部门审查。

 

2. 项目特点

在贵州美锦六枝煤焦氢综合利用示范项目(一期)的基础上,依托一期储运、公辅等工程,扩建二期工程,包括2×70JNX3-7.657.65m顶装焦炉、焦炉煤气净化系统、联产LNG及合成氨等,同时预留高纯氢生产接口。扩建完成后,全厂建设规模为380t/a焦炭、20t/aLNG31t/a液氨。

项目采用先进、成熟、可靠的工艺技术和设备,实现红焦全干熄,与传统熄焦相比,全干熄焦不仅节约能源,提高焦炭质量,还能改善环境,减少污染。脱硫产生的硫泡沫液通过焚烧制酸后再利用于生产硫铵,实现废物的回收再利用,减少污染的同时增加效益。通过对有组织排放和无组织排放有效源头减排和末端高效治理,对大宗物料运输的有效管控,全面实现了生产全流程的排放指标控制。确保设施长期、安全、稳定地连续运行,生产合格的焦炭及化工产品,保证区域环境质量达标。

工程建设符合《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2019年本)》以及《合成氨工业污染防治技术政策》,工艺路线先进,符合产业政策。

项目选址位于六枝特区新窑镇新河村六枝经济开发区路喜片区,园区重点布局能源电力、煤焦化工、新型建材产业,规划发展煤--化、煤--建材等一体化产业,因此,选址符合所在园区规划。符合“三线一单”管控要求,选址合理。 

3. 工程内容概述

二期扩建工程为一期红线范围内东侧新增用地,占地面积约366.2亩(24.41ha),总投资347335.47万元,在依托一期储运、公辅等工程基础上,建设包括2×70JNX3-7.657.65m顶装焦炉、焦炉煤气净化系统、联产LNG及合成氨等,同时预留4000m3/a高纯氢生产接口。扩建后全厂总占地面积约1545.4亩(103.02ha),总投资767258.6万元,建设规模为380t/a焦炭、20t/aLNG31t/a液氨。

 

4. 污染控制目标

  1. 项目所在地环境特征

建设地点位于六枝特区新窑镇新河村六枝经济开发区路喜片区当地常年平均风速1.7m/s,主导风向为SE风。距离全厂最近的居民点为南面约30m的杨家寨和云盘村居民点。项目所在区域地表水体为南面的青冈林小沟、六枝河及西面的岱翁河,为Ⅲ类水体。评价范围内无珍稀动植物,无集中式饮用水源。

  1. 污染防治措施

1)废水

全厂设污水处理站1座,污水处理水质达《炼焦化学工业污染物排放标准》(GB 16171-2012)表2新建企业间接排放标准后回用,不外排。

场址最低处设事故水池1座,初期雨水池1

2)废气

烟道气经脱硫除尘脱硝处理达标后经烟囱排放;设焦炉机侧炉头烟除尘地面站和出焦除尘地面站,对产生的粉尘进行处理;各产尘点设布袋除尘器;设干熄焦除尘地面站,对干熄焦的炉顶盖装焦处、干熄炉顶部预存段放散口及排焦带式输送机落料点等处产生的废气进行处理;干熄焦循环风机后放散口及排焦口处烟气中含有较高浓度SO2气体,经收集除尘后,送至烟道气脱硫除尘脱硝系统处理后排放;在筛焦楼及各转运站设脉冲式布袋除尘器,对废气进行治理;化产品回收装置、煤气制氢联产LNG及合成氨装置废气作为助燃燃烧,或送火炬燃烧。排放的大气污染物满足《炼焦化学工业污染物排放标准》(GB 16171-2012)排放浓度限值。

每段集气管的两侧均设有自动点火放散装置,事故状态(集气管超压)时荒煤气可自动放散并自动点火燃烧。

3)噪声

设备选用低噪设备,采取消声减震、隔声降噪等措施,使厂界噪声达到《工业企业厂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GB 12348-20083类标准要求。

4)固体废物

一般工业固体废物处置方式为外售综合利用、由厂家回收及回用于配煤;危险废物处置方式为回用于配煤、交由有危废处置资质的单位处置或厂家回收;职工生活垃圾集中收集后,交由当地环卫部门统一清运。

  1. 污染控制目标

针对项目所在地环境特征和排污特征,污染控制目标如下:

1)大气污染物稳定达标排放;

2)生产废水及生活污水收集后处理回用不外排;

3)厂界噪声符合执行标准要求;

4)运营期固体废物严格按照相关规定处置;

5)不会降低评价区域环境质量。

 

5. 环境影响评价

  1. 区域环境质量现状

根据主管部门发布的数据及环境现状监测报告,评价期内大气、地表水、地下水、声环境和土壤环境质量较好,均能达到功能区要求,项目所在地具有一定的环境容量。

  1. 环境影响预测评价

大气:正常工况下各污染物对敏感点预测值分别能满足《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 3095-2012)一级、二级标准要求;各污染物对敏感点的影响值叠加其最大现状值后浓度分别能满足《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 3095-2012)一级、二级标准要求。非正常排放情况下,关心点及网格点PM10PM2.5预测贡献质量浓度相对于正常排放预测贡献质量浓度有所增加,敏感点及网格点均超标;NOX部分敏感点及网格点超标;SO2网格点超标;NO2敏感点及网格点未超标。由于非正常排放持续时间不长,且非正常排放发生的概率不高,因此对周围大气环境的影响有限。企业在运营过程中,需加强环境管理,尽量减少非正常排放情况的发生。

本项目建设,不会降低敏感点所在地环境功能,大气污染物对各保护目标的影响在其承受能力范围内。

地表水:正常工况下,全厂生产废水、生活污水经处理后回用不外排,不会对地表水体造成影响。

地下水:正常工况下,人工防渗发挥作用,本项目运营对当地地下水不会产生明显影响,其影响是可以接受的。在非正常状况下,预测结果表明,废水处理站对地下水会产生明显的环境影响。

声环境:运营后,采取合理布局工业场地、选用低噪设备、对产噪设备进行消声、吸声、隔音、减振,同时加强厂区绿化等措施,各场界噪声预测值可达《工业企业厂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GB 12348-20083类区标准,区域声环境能满足《声环境质量标准》(GB 3096-20082类标准。

固体废物:项目产生的固体废物经妥善处置后对周围环境的影响不大。

土壤:通过源头控制及过程防控,降低项目运营对区域土壤环境的影响,确保对区域土壤的影响处于可控制范围之内。因此,企业在加强日常管理工作,做好厂区防渗及污染治理的前提下,项目运营对周边土壤环境的影响不大。

生态:项目的建设不改变占地土地利用性质,在采取有效合理的防护和治理措施,加强管理,严格执行达标排放等措施后,工程建设从生态环境影响的角度认为是基本可行。

环境风险:本项目危险物质的运输、贮存和使用,污/废水、废气的处理处置过程中,由于设备质量、人为操作等原因,存在发生泄漏和泄漏引发的火灾及爆炸等突发环境风险事故的可能性。在采取严格的事故防范措施后,本项目的环境事故风险能极大程度地降低。即使发生事故,立即响应各类应急预案,其各项损失能降到可接受的水平。

6. 结论

贵州美锦六枝煤焦氢综合利用示范项目,选址位于六枝特区新窑镇新河村六枝经济开发区路喜片区,选用先进技术对煤炭进行深加工,不仅可提高煤炭的产品附加值,降低能源消耗,减少污染物排放,延长煤焦化产业链,同时对增加地方财政收入,带动地方经济发展起到积极作用。项目运营期污/废水处理后回用不外排,大气污染物达标排放,固体废物妥善处置,采用切实有效的污染治理措施,正常情况下项目外排污染物对周围环境的影响可控制在可接受范围内。工程须落实报告书提出的各项环保措施及环境风险防范措施,确保污染治理设施稳定运行、污染物达标排放。从环境保护的角度分析,本项目的建设是可行的。